呼吸道传染病是指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,病原体主要包括病毒、细菌、支原体和衣原体等。这些病原体可通过飞沫、空气传播,使易感者感染。
常见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、冠状病毒、鼻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、腺病毒、肺炎支原体、肺炎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、百日咳鲍特菌等。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多种病原体可叠加感染或交替流行。
1、飞沫传播: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传播。
2、接触传播: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,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引起的直接接触传播,或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后,再触摸口、眼、鼻等引起的间接接触传播。
1、流行性感冒(流感):这位冬天的“常客”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,症状包括发热、咳嗽、喉咙痛、全身酸痛、乏力等。
2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:是指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。这位全球“网红”,虽然我们已经与之斗争了许久,但冬季仍是其活跃期,症状包括发热、干咳、乏力,可能伴有鼻塞、流涕等。
3、肺炎支原体感染: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。这位“低调高手”常常让人措手不及,它可引起肺炎、支气管炎等呼吸道感染,症状包括发热、咳嗽、乏力等。
4、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: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群普遍易感,尤其在2-4岁以下儿童中常见。主要侵犯婴幼儿的呼吸道,导致喘息、咳嗽等症状。
5、其他呼吸道传染病: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外,还有麻疹、风疹、水痘、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也不容忽视。
1、保持良好卫生习惯:勤洗手、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。
2、保持环境清洁通风:定期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清新。
3、科学佩戴口罩: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时正确佩戴口罩。
4、增强体质:合理饮食、适量运动、充足睡眠,提高免疫力。
5、减少接触:尽量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群密切接触。
6、接种疫苗:及时接种流感疫苗、新冠疫苗、百日咳疫苗等疫苗,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
来源:云南疾控
冬季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。近期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感染的比例上升,家长和托幼机构需了解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,帮助孩子安然过冬。
来源:中国疾控中心
冬季雨雪天气增加了跌倒风险,导致骨折、脱位、外伤发生率增高,老年人、行动不便人群应在做好必要的防护情况下外出活动,或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。若必须外出,一些相应的防滑措施尤为重要。例如,老年人和小孩应穿着具有良好防滑性能的鞋子,鞋底的纹路要深且材质有较好的摩擦力。老年人行走时可使用辅助工具,如多脚拐杖,帮助维持身体平衡。行走时要尽量避开有积水、积雪或结冰严重的区域,尤其是表面光滑且倾斜的路面。行走时步幅要小,速度宜慢,双脚尽量贴近地面,呈外八字形行走,类似“企鹅步态”,这样可以增加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,提高稳定性。
如果不慎跌倒,该怎么办呢?有以下三种情况。若跌倒后出现肢体剧烈疼痛,且伴有明显的肿胀、畸形,很可能发生了骨折或脱位。此时不要随意移动受伤部位,避免造成二次损伤。尽快拨打急救电话,等待专业医护人员前来处理。若跌倒后出现头晕、头痛、恶心等症状,可能存在颅脑损伤的风险。同样要保持原地不动,将头偏向一侧,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,请旁人拨打急救电话。若只是轻微疼痛,可在旁人协助下慢慢起身,观察后续有无不适症状加重的情况,若出现局部肿胀、疼痛持续不缓解等,也应及时就医检查,避免隐匿性的损伤。
来源:健康中国
![图片](//mo.faisys.com/image/loading/transparent.png)